個人電腦機器人

個人電腦機器人
「我的目標,是讓14歲少年靠著送報紙打工所賺的錢,也能買得起這部機器人。
today's date: 親愛的賓客,您好 日安!: 有閒來坐坐咧!l “您好,有什麼可以幫您?”隨時隨地都想與您在一起",

星期二, 5月 03, 2005

電子化服飾

穿上電子衣 電腦上身 樣樣精通 寄給朋友   友善列印

【聯合新聞網 劉嘉麟】

近年來,電子化的潮流侵襲到各行各業,也為紡織這個被認為是已成熟的傳統產業注入了一些全新的概念,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電子化服飾」,現正被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積極地發展。根據各國這股競相投入的狀況,可窺探出此產品未來蓬勃發展的商機。

所 謂「電子化紡織品」,其實也就是加上電子元件的紡織品。若是以服飾的狀態呈現,即稱為電子化服飾。早期電子化服飾的概念很簡單,就是將所有隨身攜帶的電 子物品與織物結合,無論是手機、隨身聽、PDA、相機、攝影機甚至是電腦等,皆可與衣物合而為一。而設計的目的不外乎就是在保護使用者或是增加一些新的功 能

形成概念

因為對於某些工作性質較特殊的人而言,額外再攜帶一部Notebook或PDA,其實是一種累贅。如施工人員可以從電腦上獲得管線的資訊、盤點人員不必再手寫清單等等。

為了適應各種工作性質,電子化服飾的各種輸入輸出的設備也有不同,有可以戴在頭上的單眼顯示器,也有架在眼鏡上的雙眼顯示裝置;如果需要較大的顯示面積及觸控輸入介面的話,也可以在手臂穿戴較大的觸控螢幕。

早期的輸入裝置為小型的鍵盤,可以綁在手臂上,使用另外一隻手來鍵入指令。未來,甚至可藉由使用者的聲音或是動作來控制電子化服飾內的電子元件。

就機能方面來說,電子化服飾產品也可依照不同族群的需求設計成有通訊、記事、提醒、上網、警示、防護及醫療監測等功用。

電子化服飾的開發重點僅將電腦穿戴在身上時,隨之而來的就是不舒適與累贅的感覺。如何改善穿戴後的舒適性也一直是電子資訊型電子化服飾發展主軸之一。

軟性開關技術

而 軟性開關技術(softswitch technology)就是此項目的一大重點。這特殊的聚合物材質平時是絕緣體,手指一碰觸之後,瞬間就具導電性。利用軟性開關技術,可以在衣服上做鍵 盤,在枕頭上、窗簾上暗藏電視搖控器或電燈開關。另外,電子元件的微小化也一直是日後發展的重點。

就電子化服飾現階段的發展而言尚有一些障礙需要克服,首先是成本高昂、不耐水洗與便利性不佳等。就日後的發展來看,隨者微機電元件開發相信能帶動進一步的發展。

若能結合奈米科技,必定能將所有的電子元件微小化至肉眼無法察覺的地步。在操作輸入方面,也可能不侷限是一般的鍵盤或滑鼠,而是由聲音、動作或是感測在腦中的思考與意識等來操控等方式。

這 些現在看來是不可思議的技術介面,在未來都將變成可能。但這些絕對不僅僅是紡織領域的研究專家單打獨鬥所能達成的,而這些機能的實現,都需要結合電子、 電機、微機電、生醫、化工跟紡織產業的通力合作才能達成。而應用的場合除了現在應用較廣的運動、休閒、醫療以外,也可應用至太空。

應用領域

電子化服飾的市場預測近年來在高科技服飾展覽會場中,多少會出現一些擁有電子零件與特殊功能的電子化服飾。

法蘭克福商展公司的專案經理Michael Janecke也曾明確地指出:「電子化服飾是激勵產業的一帖良藥,每項產品都充滿著創新與商機」。

歐洲紡織成衣協會主席Libeert亦表示電子化服飾對歐洲紡織業的重要性,它從1986年開舉辦高科技紡織品展覽以來就看出此產品會刺激社會大眾廣大的需求。

由電子化服飾的快速發展也顯示出全球紡織業在創新研發上的傲人成果,並期望藉由此類紡織產品的開發也能夠在日後創造更大的市場。

根 據VDC(Ventur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公司在2002年8月所發表的「The Global Market for Wearable Computers:The Quest for Killer Applications」市場研究報告中指出,全世界的電子化服飾需求在2001年就已達到7,000萬美元(新聞)。VDC更預測在2006年至少會 達到5.56億美金。電子化服飾無庸置疑地將結合精密電子技術,來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市場規模

另外,VDC公司也對此類產品做出預測,該公司對電子化服飾未來市場的發展有樂觀與保守兩種看法。

根據2003年全世界電子化服飾統計的1.58億美金的市場來看,估計在2008年時,電子化服飾的市場值至少會有5.2億美金,屆時若整個市場呈現樂觀的景象,甚至可能會達到10.5億美金,並持續攀升,以每五年10億美金的速度成長。

至於2018年,保守估計將會有5.5億美金的消費值,若呈現樂觀的狀況則更將逼近30億美金左右的消費市場。

電子化服飾必定開啟時尚新風貌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許許多多原本以為不可能的任務都已經在生活中具體呈現;二、三十年前科幻小說中的情節也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一部分,生活中常用的物品也拜科技之賜一再地突破既有的限制,當然也帶來更多的便利。

與人類肌膚最貼近的服飾也從最原始蔽體的功能,轉變為結合尖端科技的電子化服飾,進而發展出智慧的新面貌,在這股電子化服飾的浪潮的席捲之下,相信在未來還有更多令人興奮的發展與發明值得期待。

(作者是紡織綜合所/經濟部技術處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