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電腦機器人

個人電腦機器人
「我的目標,是讓14歲少年靠著送報紙打工所賺的錢,也能買得起這部機器人。
today's date: 親愛的賓客,您好 日安!: 有閒來坐坐咧!l “您好,有什麼可以幫您?”隨時隨地都想與您在一起",

星期日, 7月 15, 2007

人工大腦遲早會超過人類

WELLCOME more value for less
(http://petercfs.blogspot.com)

50年後機器人威脅人類 科學新知
2007/06/25 15:00

昨 天晚上,被譽為“人工大腦之父”的雨果·德·加里斯教授走進清華大學講堂,在兩小時的演講時間內,給大家描述了一個“人工智慧的世界”:“可能20年、 30年後人工智慧機器就可以和人做朋友了,但50年後,人工智慧將成為人類最大的威脅。世界最終會因人工智慧超過人類而爆發一場戰爭,這場智能戰爭也許會 奪去數十億 人的生命。”這種聽起來像“駭客帝國”一樣的描述卻是建立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他的著作《智慧簡史》已經由清華大學出版社翻譯成中文正式出版。

2000美元就能“製造大腦”

雨果被稱為“人工智慧領域的霍金”,世界僅有的4個人工智慧機器均出自雨果之手。人工智慧機器並非電腦,雨果的工作是用“基因算法”設計神經網絡,也就是 “生產大腦”。他的“CBM”大腦製造機器可以在幾秒鐘內進化成一個神經網絡,可以處理將近1億個人工神經元。它的計算能力相當於一萬台個人電腦。在 2000年,人工大腦就可以控制“小貓機器人”的數百個行為能力。

製作人工大腦的研究現在發展得很快,上個世紀製造人工大腦需要數十萬美元,而現在做這個工作只需要兩千美金。雨果說要感謝“摩爾定律”,因為它降低了研究成本,使他可以進行“便宜的大腦製造”。

人工大腦遲早會超過人類

雨果認為,“人工大腦”遲早會超過人類。人腦的轉換能力是10的16次方/秒,而人工智能機器的運算速度高達10的40次方/秒,是人腦水平的10的24 次方倍。“那時候他們對待人類可能就像拍死一個蚊子這麼簡單。”雨果預測,人工大腦並不會立即控制人類,此前還會有一段與人類“和平相處”的時期。這一時 期它不斷接近但尚未超越人的智力水準,因此“聊天機器人”、“家務機器人”、“伴侶機器人”將使人類的生活充滿樂趣。但這樣的美景並不會長久,人工大腦的 繼續發展將使人類面臨災難。

在災難來臨前,所有的人類將分為三派:

  • 宇宙主義者(主張發展人工智慧的人)、
  • 地球主義者(反對發展人工智慧的人)和
  • 人工智慧控制論者(將自己改造成機器人的人)
  • 也許在人工大腦對付人類之前,這三類人會先展開人類內部的鬥爭。

“這不是天方夜譚,一切變為現實只是時間問題,也許你的孫子一代就將經歷這樣的事情。”雨果說,早在2000年,他就打響了“人工智慧戰爭史上的第一 槍”,他用一支玩具手槍將人工智慧芯片打入了控制論學者凱文·沃裡克博士體內。依靠這枚芯片,沃裡克博士無需張口說話就能與自己的妻子進行意識交流。

“從內心深處說,我是一個宇宙主義者,因為如果有能力而不去做,對一個科學家來說是痛苦的。但我又非常矛盾,因為我不希望自己所做的一切最終毀滅人類。” 在雨果眼中,人工大腦研究無疑是極具誘惑力的,因為它可以使人造胚胎、飛秒開關、一進制等科學理想成為現實。但雨果對人類的未來卻是悲觀的:“我們是在製 造上帝還是在製造我們潛在的終結者?科技前進的腳步是擋不住的,也許我們只能期望,人工大腦最終能放棄地球去更廣闊的宇宙,讓人類在這裡繼續自由生存。” (記者李莉)

資料來源:北京晚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