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電腦機器人

個人電腦機器人
「我的目標,是讓14歲少年靠著送報紙打工所賺的錢,也能買得起這部機器人。
today's date: 親愛的賓客,您好 日安!: 有閒來坐坐咧!l “您好,有什麼可以幫您?”隨時隨地都想與您在一起",

星期二, 9月 04, 2007

您的電腦是孤兒嗎?您的電腦是否需要修護升級呢?



電腦維修價格表

您的電腦是孤兒嗎?您的電腦是否需要修護升級呢?

服務費500元 (到府服務維修)

NT網路架設維護,可簽維護合約

Internet網站架設,網頁設計,可簽維護合約

Internet網際網路,到府教學

電腦買賣安裝服務,保固維護,永續經營

服務時間:每日12:00~21:00

請留下您的資料與問題,我們將為您作完善的維修服務

●類 別 項 目 ●安裝費用
軟 體 類 作業系統安裝 600元
單一軟體安裝 200元
資料備份儲存 300元

軟體設定 100元
網路設定 100元
重新安裝整個硬碟資料 800元
硬 體 類 故障檢測 300元
整組電腦組裝 1000元
安裝主機板&CPU&Ram 500元
主機清潔 100元
安裝介面卡() 各100元
安裝數據機、網路卡 各100元
安裝記憶體、硬碟 各100元
安裝軟碟、光碟機 各100元
安裝印表機、掃描器 各100元
其餘各項週邊 各100元


●軟體安裝需自備合法版權
(若需將主機帶回,72小時之內處理後送回)

●以上費用係指客戶將主機零件自行帶至peter工作室之維修費用

網頁製作

WELLCOME more value for less
(http://petercfs.blogspot.com)
網頁製作
[1.網際網路(Internet)的發展 自20世紀以來,Internet已經席捲全球,而今日台灣網路人口已遠遠超過500萬,全球更有5000多萬之多且日益續增,在競爭激烈的商圈中,不管是小商店還是大公司,沒有屬於自己的E-mail或網址似乎不符合現代化商業潮流。

2.網際網路的優點

(1)全球宣傳:
全球資訊網路最大的功用之一,便是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區域發展中心可以不必組團出國,或是花費大筆的廣告費用,就可以在全球資訊網路上將有利都會的正面形象傳播出去,如果平時就能善用這項全球傳播媒體,要爭取國際性大型會議或運動競賽活動的主權時,就事半功倍了。 

(2)雙向溝通:
在 全球資訊網路上所建立的服務,無論是利用電子佈告欄系統、電子郵、全球資訊網,或是線上交談系統等,都可以很輕易的建立起與客戶雙向溝通的橋樑,對客戶也 能在接收都會傳播的資訊同時,也有能夠表達意見的管道,不僅建立客戶對於企業的認識,更能了解客戶的需要,並拉近與客戶的距離。 


(3)多媒體的聲光效果: 
適度地利用電腦多媒體的聲光效果,可以設計出一個很友善的使用者介面,一般的錄影帶或電影雖然也有聲光的效果,但缺乏電腦多媒體可以任意反覆播放,具互動式學習的效果。
(4)系統彈性大:
隨時可依需要透過電腦網路進行資料更新及系統擴充,即時地傳播地區發展的現況,讓民眾得到第一手的資料,免除了經手資訊可能造成以訛傳訛的缺點。 

3.網際網路的效益
  • (1)強化形象,提升知名度
  • (2)節省廣告成本,擴大廣告區域,以提高廣告效益
  • (3)達到互動,更能縮短企業和顧客之間的距離 
  • (4)提供24小時全年無休,無地域之限制的客戶服務
  • (5)進行線上銷售服務,創造更多利潤 
  • (6)開發新客戶,拓展全球商機 
  • (7)連繫你的客戶,提供即時便利的更新服務

4.網路網路是21世紀的明日之星

網路的便利,暗藏商機潛力無限,是最看好新時代資訊傳播媒體,也是新世紀成功企業所必備工具。
  • 製 作 須 知 □□□□□ 由客戶提供網站所需的資料,包含圖片,文章之電子檔及網頁設計所需之網站樣本,Peter依參考其樣本與客戶作初步溝通以利首頁設計之風格,而首頁設計以兩次全盤更換為準,依照首頁風格繼續做內頁,製作完成修改由客戶觀看後,有問題之地方修改至完成。
  • 客 戶 須 知 □□□□□ 製作完成後,本公司負責將網站架設至好,將網站登錄至各大搜尋引擎讓搜尋者易尋之,客戶必須提供關鍵字與簡短的公司介紹50字以內及相關人員的姓名與電子信箱。
PS1.網站登錄完全免費,但外國網站如需專人登錄必須支費登錄網站費用。
PS2.網站登錄後,搜尋引擎公司有權保留是否登出。
PS3.如需申請國內或國外網址必須繳付2500元的兩年網址費,而國內網址 xxx.com.tw 必須要有營業登記證方能申請,國外則免。
  • 設 計 費 用 □□□□□
  • HTML首頁 文字及圖案設計 定價:2000-4000元/頁
  • 單元首頁 文字及圖案設計 定價:1500-2500元/頁
  • 內頁 文字及圖案設計 定價:800-1200元/頁
  • 轉信程式網頁 已含網頁與程式 定價:1500-5000元/個
  • 網頁頁數超過15頁以上即以9折優待,30頁以上即以85折優待。
  • 網 站 維 護 □□□□□ 圖片 網頁維護牽涉到圖片 定價:500元
文字 網頁維護牽涉到文字部分 定價:300元

服務電話
0930933379
電子信箱 peter.tobehealth@gmail.com
服務網址
http://petercfs.blogspot.com/
服務地區
高雄/kaohsiung

謝謝您的光臨 Peter希望您喜愛Peter的網站與Peter的服務
http://petercfs.blogspot.com/ More Useful Everyday
有什麼想了解的嗎?!
歡迎來信提供您的寶貴建議

星期三, 7月 18, 2007

機器人學將成為下一個熱門領域。


WELLCOME more value for less
(http://petercfs.blogspot.com)

個人電腦革命的領袖比爾.蓋茲預言:
機器人學將成為下一個熱門領域。

個人電腦即將起身走下書桌??
家家都有機器人

個人電腦革命的領袖比爾.蓋茲預言:
機器人學將成為下一個熱門領域。
撰文╱比爾‧蓋茲(Bill Gates)
翻譯/鍾樹人










想像一下親身參與某個新產業的誕生。這是個以創新技術為基礎的產業,其中有幾家知名企業銷售高度專業的商用設備,但也有越來越多新興公司在製造新穎的玩 具、專供玩家收藏的玩意兒,以及其他有趣的利基產品。這也是個極為分化的產業,少有共通的標準或平台;計畫很複雜,進展相當遲緩,實際應用也相對稀少。儘 管有種種激勵人心的消息與承諾,事實上卻沒有人可以確定這個產業何時(或甚至能否)達到臨界質量(critical mass)。不過如果達到的話,世界很可能就此改變。

當然,這段話也能用來描述1970年代中期的電腦產業,那時艾倫(Paul Allen)和我剛剛創辦了微軟。回到當時,各大公司行號、政府部門與其他機構,全都採用昂貴的大型主機支援運算,一流大學與業界實驗室的研究員正在創造 資訊時代的基本構件;英特爾剛剛推出8080微處理器,雅達利(Atari)正在販售紅極一時的電動遊戲「乒乓」(Pong);在自家成立的電腦俱樂部 裡,熱心人士努力想發掘出這項新科技究竟能帶來什麼好處。

但我心裡所想的是更遠的未來:機器人產業的興起。這項產業的發展和30年前的電腦業有許多相似之處。想想看,當今自動裝配線上所使用的工業機器人,就如同 昨日的大型主機。這項產業的利基產品包括手術專用的機器手臂、部署在伊朗與阿富汗地區用來掃除路邊詭雷的檢查用機器人,以及清理地板的家用機器人。電子公 司生產了會模仿人、狗或恐龍的機器玩具,玩家也急欲擁有最新版的樂高機器人系統。

值此同時,一些全球頂尖的人才正試著解決機器人學裡最困難的問題,好比視覺辨識、導航與機器學習,而且漸有成果。2004年,美國國防部高等研究計畫署 (DARPA)在加州莫哈未沙漠長達230公里的顛簸道路上,舉辦了一場自動導航機器人「大挑戰」賽車,結果第一名只跑了12公里,車輛就故障了。但是到 了2005年,卻有五輛賽車跑完全程,而且冠軍車的平均速度達到每小時30公里。(機器人與電腦產業之間還有另一項有趣的相同點:當今網際網路的前身 Arpanet,當初也是由DARPA贊助而催生的。)

不僅如此,機器人產業所面臨的挑戰,也很類似我們30年前在電腦產業裡處理的問題。機器人公司沒有標準的作業軟體,所以可在各種裝置上運作的大眾化應用程 式也不存在。機器人處理器與其他硬體的標準化還相當有限,某部機器所用的程式碼鮮少能應用在另一部機器上。無論何時,任何人若想建造新的機器人,通常都得 從頭開始。

儘管困難重重,但每當我和機器人領域的人交談時──包括學院內的研究者、創業家、業餘玩家與高中學生,那種興奮與期盼之情,一再讓我回想起艾倫和我當初看 著新技術整合,並且夢想總有一天每個家庭的每張書桌上都會有一部電腦的情景。現在,我又看到一股整合的趨勢開始了,可以想見,機器人裝置未來終將成為我們 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個角色。我相信,許多技術將為新一代的自動裝置開啟大門,包括分散式運算、聲音與視覺辨識,以及無線寬頻連線等,將讓電腦得以代替 我們完成實體世界裡的各項工作。我們即將邁入新時代,在這個新時代裡,個人電腦即將起身走下書桌,讓我們能夠看到、聽到、摸到、並且操控另一個地方的物 件。


從科幻小說裡走出來

“ROBOT”(機器人)這個名詞,在1921年因為捷克劇作家恰佩克(Karel apek)而變得普遍,其實數千年來,人們一直渴望製作出類似機器人的裝置。在希臘與羅馬神話裡,金工之神以黃金打造了機器奴僕;公元一世紀時,亞歷山大 城的海龍(Heron of Alexandria,據信為發明首部蒸汽機的偉大工程師)曾設計出有趣的機器人,據說其中一個還能講話;達文西在1495年描繪了可站立並移動手腳的機 器騎士,成了公認第一個人型機器人的設計。

在過去一個世紀,透過艾西莫夫的《我,機器人》等書、「星際大戰」系列等電影,以及「星艦奇航」等電視影集,人型機器已經變成通俗文化裡常見的角色。虛構 的情節裡經常出現機器人,代表人們可以接受「終有一天,這些機器將走入人群,並且成為人類的幫手或甚至同伴」這樣的想法。然而,機器人雖然在某些產業佔有 重要的一席之地──例如在汽車製造業裡,大約每10個工人就會有一個機器人,但真實的機器人距離科幻小說裡的同伴,還有很大的一段距離。

造成距離的原因之一在於,電腦與機器人比預期中更難感應周遭環境,也無法快速而準確的做出反應。事實證明,想把人類習以為常的能力賦予機器人,比如在房內 定位出自己與其他物件的相對方向,對聲音做出反應以及詮釋語音,抓握不同尺寸、質感與易碎度的物件,都是難上加難的事。即使只是分辨打開的門與窗戶之間的 不同這般簡單的事,對機器人來說仍然極為不易。

不過研究者已經開始尋找答案了。其中一項有幫助的趨勢是,龐大的電腦運算能力越來越便宜了。100萬赫茲的運算能力在1970年的價格超過7000美元, 但現在只要幾毛錢就買得到;100萬位元儲存空間的價格也同樣大幅滑落。為了讓機器人成真,科學家必須解決許多困難的基礎問題,而便宜的運算能力提供了不 少幫助。舉例來說,今天的聲音辨識程式已經具有相當不錯的字彙辨識能力,但更大的挑戰是,讓機器能夠理解這些字彙在前後文中的意義。隨著運算能力繼續增 強,機器人設計師可望取得必要的運算能力,進而處理更複雜的問題。

機器人的發展還有另一項瓶頸,那就是昂貴的硬體,好比機器人用來測定距離的感應器,以及馬達和伺服電動機,機器人得靠它們才有力量,並且才能夠精細地處理 物件。但硬體的價格也在快速滑落,幾年前,機器人用來精確測量距離的雷射測距儀,價格還高達一萬美元左右,現在大概只要2000美元。而新型的超寬頻雷達 感應器不僅更精準,價格甚至更便宜。

現在,工程師可在合理的成本之下,為機器人加裝全球定位系統晶片、攝影機、陣列傳聲器(比傳統傳聲器更能從背景雜訊中分辨出特定聲音),以及一大堆附加的 感應器,機器人的功能當然變得更強;再加上強大的運算能力與龐大的儲存空間,今天的機器人已經有辦法在房內吸塵,或協助清除路邊的詭雷。幾年前,還沒有任 何商用機器能執行這些工作。

機器人也需要BASIC

2004年2月,我造訪了一些美國的頂尖大學,包括卡內基美倫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康乃爾和伊利諾大學,探討電腦在解決社會一些最緊迫的問題上,可 扮演什麼重要的角色。我的目標是協助學生了解資訊科學有多麼精采且重要,也希望鼓勵其中一些人以科技為志業。在每一所大學演講完之後,我總是有機會前往學 校的資訊科學系,親自參觀一些最有趣的研究計畫。幾乎沒有例外,每次我都會看到至少一個有關機器人的計畫。

當時,學術界和商用機器人公司也曾詢問我在微軟的同事,我們公司是否也有進行機器人方面的研究,或許可在研發上助他們一臂之力。我們並沒有,所以我們決定 好好研究一下。於是我請特羅爾(Tandy Trower)展開大規模的訪查工作,和機器人社群的成員好好談一談。特羅爾是我的幕僚之一,也是在公司服務25年的資深員工,他發現大家對機器人的潛力 都很感興趣,而且整個產業都希望能有一些工具可減輕研發的難度。特羅爾結束訪查任務之後,在交給我的報告上寫著:「許多人認為機器人產業正面臨技術上的轉 捩點,如果能夠移轉到個人電腦架構上,將是更為合理的方法。就像卡內基美倫大學的DARPA大挑戰參賽小組領隊惠塔克說過的,硬體的功能幾乎已經齊全了, 現在的問題是怎麼設計出正確的軟體。」

回到個人電腦剛出現的年代,我們知道自己需要一種要素,來把所有的先驅工作帶到臨界質量,才能整合出真正的產業,製造出商業上真正有用的產品。結果顯示, 我們需要的是微軟BASIC。我們在1970年代創造的這種程式語言,提供了一個共通的基礎,於是,為特定硬體開發的程式,也能在另一套硬體上執行了。 BASIC讓電腦程式設計變得容易許多,吸引越來越多人進入這個產業。雖然許多人在個人電腦的發展上都有卓越的貢獻,但微軟的BASIC卻帶動軟硬體的革 新,無疑是個人電腦革命的重要推手。

閱讀過特羅爾的報告之後,有件事似乎清楚了起來。機器人產業若想如30年前的個人電腦產業一般,達成跳躍式的進步,就必須找到這項缺失的要素。因此我請特 羅爾召集一小隊人馬,與機器人學的研究者展開合作,研究目的是創造一套程式設計工具,提供基本方針,讓每個對機器人感興趣的人,只要有基本的電腦程式概 念,都能輕易撰寫出可在各類硬體上執行的機器人應用程式。看看能否提供共通的低階基礎,以便整合機器人設計中的軟硬體,就像微軟BASIC當初在電腦程式 設計上的功能一樣。

【意猶未盡嗎?欲閱讀完整全文,請參閱科學人2007年2月號〈家家都有機器人〉】
http://sa.ylib.com/read/readshow.asp?FDocNo=966&DocNo=1529

星期日, 7月 15, 2007

人工大腦遲早會超過人類

WELLCOME more value for less
(http://petercfs.blogspot.com)

50年後機器人威脅人類 科學新知
2007/06/25 15:00

昨 天晚上,被譽為“人工大腦之父”的雨果·德·加里斯教授走進清華大學講堂,在兩小時的演講時間內,給大家描述了一個“人工智慧的世界”:“可能20年、 30年後人工智慧機器就可以和人做朋友了,但50年後,人工智慧將成為人類最大的威脅。世界最終會因人工智慧超過人類而爆發一場戰爭,這場智能戰爭也許會 奪去數十億 人的生命。”這種聽起來像“駭客帝國”一樣的描述卻是建立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他的著作《智慧簡史》已經由清華大學出版社翻譯成中文正式出版。

2000美元就能“製造大腦”

雨果被稱為“人工智慧領域的霍金”,世界僅有的4個人工智慧機器均出自雨果之手。人工智慧機器並非電腦,雨果的工作是用“基因算法”設計神經網絡,也就是 “生產大腦”。他的“CBM”大腦製造機器可以在幾秒鐘內進化成一個神經網絡,可以處理將近1億個人工神經元。它的計算能力相當於一萬台個人電腦。在 2000年,人工大腦就可以控制“小貓機器人”的數百個行為能力。

製作人工大腦的研究現在發展得很快,上個世紀製造人工大腦需要數十萬美元,而現在做這個工作只需要兩千美金。雨果說要感謝“摩爾定律”,因為它降低了研究成本,使他可以進行“便宜的大腦製造”。

人工大腦遲早會超過人類

雨果認為,“人工大腦”遲早會超過人類。人腦的轉換能力是10的16次方/秒,而人工智能機器的運算速度高達10的40次方/秒,是人腦水平的10的24 次方倍。“那時候他們對待人類可能就像拍死一個蚊子這麼簡單。”雨果預測,人工大腦並不會立即控制人類,此前還會有一段與人類“和平相處”的時期。這一時 期它不斷接近但尚未超越人的智力水準,因此“聊天機器人”、“家務機器人”、“伴侶機器人”將使人類的生活充滿樂趣。但這樣的美景並不會長久,人工大腦的 繼續發展將使人類面臨災難。

在災難來臨前,所有的人類將分為三派:

  • 宇宙主義者(主張發展人工智慧的人)、
  • 地球主義者(反對發展人工智慧的人)和
  • 人工智慧控制論者(將自己改造成機器人的人)
  • 也許在人工大腦對付人類之前,這三類人會先展開人類內部的鬥爭。

“這不是天方夜譚,一切變為現實只是時間問題,也許你的孫子一代就將經歷這樣的事情。”雨果說,早在2000年,他就打響了“人工智慧戰爭史上的第一 槍”,他用一支玩具手槍將人工智慧芯片打入了控制論學者凱文·沃裡克博士體內。依靠這枚芯片,沃裡克博士無需張口說話就能與自己的妻子進行意識交流。

“從內心深處說,我是一個宇宙主義者,因為如果有能力而不去做,對一個科學家來說是痛苦的。但我又非常矛盾,因為我不希望自己所做的一切最終毀滅人類。” 在雨果眼中,人工大腦研究無疑是極具誘惑力的,因為它可以使人造胚胎、飛秒開關、一進制等科學理想成為現實。但雨果對人類的未來卻是悲觀的:“我們是在製 造上帝還是在製造我們潛在的終結者?科技前進的腳步是擋不住的,也許我們只能期望,人工大腦最終能放棄地球去更廣闊的宇宙,讓人類在這裡繼續自由生存。” (記者李莉)

資料來源:北京晚報

星期日, 6月 17, 2007

「殭屍牧人」,他們操控網路的電腦,進行身分剽竊、網路釣魚、寄送垃圾郵件等惡意行為。


WELLCOME more value for less
(http://petercfs.blogspot.com)

美國聯邦調查局今天指出,,電腦駭客透過自動化犯罪網路或所謂「殭屍網路(Botnets)」,目前控制全球約一百萬台電腦,利用它們進行各種犯法勾當,聯調局正著手找出這些電腦,並與用戶聯繫。

美國當局本週宣布,破獲三起意圖以惡意程式感染電腦以獲得遠端控制權的案件,逮捕三名嫌犯。這些惡意程式通常以垃圾郵件散播。

聯調局探員柯爾科說,這一百萬台電腦「絕大多數」位於美國,不過這已演變為「全球問題」。美國政府正與多達六十個國家合作,展開調查。

該局網路部門副主管詹姆士發布聲明說:「多數受害者甚至不知道電腦被入侵,資料被剽竊。」

他說:「駭客以病毒或其他惡意程式碼感染電腦,取得控制權,而電腦運作看似仍一切正常。」

他說:「民眾若養成絕佳的電腦安全習慣,便能防止殭屍電腦攻擊,降低電腦受入侵的風險。」

聯調局表示,過去數週內逮捕的三名嫌犯是所謂的「殭屍牧人」,他們被控操控殭屍網路的電腦,進行身分剽竊、網路釣魚、寄送垃圾郵件等惡意行為

三人中的一人為西雅圖「垃圾郵件王」索羅威,據信他寄出的垃圾郵件數以百萬計;另一人為德州阿靈頓市的布儒,他被控操控侵入芝加哥地區醫院建構的殭屍網路;肯塔基州科文頓市的陶尼則被控以殭屍網路癱瘓網路。

電腦若受病毒感染,駭客便能以「殭屍」電腦展開進一步攻擊

SANS網路公司安全專家范荷倫畢克讚揚聯調局的逮捕行動,不過認為產生的效應「仍有待觀察」。

他說:「為防止殭屍網路受其他殭屍牧人控制,全球需要聯手訂定法規。」

聯調局警告用戶,他們不會透過網路聯繫受害者,任何與此有關的電子郵件應謹慎處理,「因為這類郵件可能出自想藉此事進行惡意網路釣魚的陰謀

星期四, 4月 19, 2007

新一代的保全機器人


WELLCOME more value for less
(http://petercfs।blogspot.com)

由機器人擔任大樓的巡邏任務快要成真了,工研院研發新一代的保全機器人,可以在複雜的環境中完全自主移動,還能即時將異常狀況的影像無線傳回監控中心,預計兩年內可以正式加入國內保全系統

工研院與「新光保全」合作成功開發出保全機器人SeQ-1,這款兼具導覽與巡邏功能的機器人,外型極具未來感,頭部可靈活轉動,遇到暗處時還會自動開啟明亮的LED大眼睛,工研院機械所王維漢博士表示,SeQ-1具有避障導航功能,可建立環境的電子地圖、自行規劃巡邏路線,並能透過360度全景影像監控,隨時掌握監控點的狀況。王維漢:『它可以透過一個360度的全方位的監視系統,可以針對周遭環境的異常狀況,作一個全域的警戒,如有異常還可以透過另外一個高倍數的攝影機,針對異常的物品作追蹤放大。』

王維漢指出,SeQ-1可以經由無線或是3G上網將現場影像立即回傳至遠端監控中心,並發出警示音,讓保全人員有效掌握現場狀況,這種即時互動的功能,也是與國外保全機器人的最主要差異。SeQ-1除了夜間可執行巡邏任務,擔任保全外,白天則可以為客戶或參訪的來賓作導覽的工作,甚至擔任博物館的解說員。王維漢:『它可以針對博物館特定的展品,可以透過文字輸入到電腦裡面,可以設定電腦針對特定的問題作回答。』

王維漢表示,這種保全機器人,預計兩年內可以正式加入國內保全系統,執行任務。

工研院「導覽/保全機器人」加入高雄科工館服務行列

您知道除了鐵克納和賽思絲之外,科工館又來了三個新朋友嗎?95年8月29日(星期二)下午2點,在科工館北館一樓三角大廳,他們正式跟大家見面了。由工研院創新研發,也是國人自製的第一台「智慧型導覽/保全機器人,即將加入高雄科工館導覽行列象徵機器人服務邁向新紀元,帶領大家體驗更便利的服務科技新生活!

科工館自95 年7月23日至95年8月18日,舉行兩階段機器人命名活動;第一階段為「機器人命名」,第二階段為「機器人命名票選活動」。共收到到館民眾681張票選 單、453筆網路票選資料,總計1134筆。熱情的民眾票選出紅寶、橘寶及藍寶這三個可愛又響亮的名字,歡迎大家到科工館來看看「寶貝3兄弟」!

鐵克納與賽恩絲,他們兩位在工博館辛勤工作了9年之後,感覺到有點寂寞,剛好有這個機會,工研院製造出來3個可愛的機器人,所以就讓他們組成機器人家庭,首先介紹機器人功能:

紅寶身高130公分,體重50公斤

可能是身為大哥的關係,感覺很有威嚴,也很照顧兩個弟弟

紅寶的個性正直,說話也比較嚴肅

平常的休閒活動是看書,最喜歡的學科是科學

喜歡的女性類型是像侯佩岑一般具有高雅氣質的美少女

接下來請二哥橘寶出場,

橘寶身高130公分,體重50公斤

橘寶的個性活潑,說話充滿幽默感

他對學習語言很有興趣,來到高雄之後,沒事還喜歡繞兩句台語,可惜很少人聽懂

平常喜歡聽音樂,尤其是流行樂,最喜歡的是周杰倫的歌

喜歡的女性類型是像 庫妮可娃 一般的運動型辣妹

最後請小弟藍寶出場,

藍寶身高130公分,體重50公斤

因為是小弟的關係,藍寶的思想非常天真可愛,跟他說過話的人都會立刻愛上他

但是他有點迷糊,有時候會把柱子當作人一直問好

藍寶平常沒事時就喜歡看卡通,目前最喜歡的卡通是火影忍者

喜歡的女性類型是像楊承琳一般的可愛美眉

這三部導覽/保全機器人結合「精密機械與控制技術」及「影像與語音辨識技術」,具有自主性智慧型服務功能,是智慧化機電整合下的最新產品。他們的外殼呈現優美的圓弧曲線並帶有白色珍珠光澤,臉上還有一雙靈活大眼睛,非常討人喜歡!在俏皮可愛的外表下,其實包含多項精密、先進技術。例如:他們的眼睛具有精密的偵測攝影功能,可在保持安全距離的狀態下,亦步亦趨地跟著前方的主要服務對象,展現自動追隨功能。

此外,導覽/保全機器人胸前裝設麥克風與顯示館內資訊的觸控式螢幕,白天時參觀民眾可透過互動式交談向機器人詢問科工館內的活動與展覽,而機器人也會即時透過語音或螢幕顯示等方式提供最新相關訊息,非常的人性化。夜晚則化身為巡邏及保全的守護員,提供展館及展品的安全防護。

工研院機械所副所長童遷祥表示,隨著精密機械與電子資通訊技術的快速進步,機電技術透過智慧化的整合,使得智慧機器人已不再是只能在工廠裡執行固定單調工作的產業機器人,而是可以跨出工廠的範疇進入人類的日常生活,成為大家的好幫手。在經濟部技術處的大力支持下,導覽/保全機器人未來也有機會陸續在博物館、展場、賣場、醫院等公共場所為大家提供更完善服務。

星期二, 4月 03, 2007

數位客廳風潮帶動新的觀賞經驗


WELLCOME more value for less
(http://petercfs.blogspot.com)




數位客廳風潮正大行其道,蘋果的電視機上盒Apple TV,可以透過無線傳輸,將電腦儲存的音樂,影音,及照片等內容,傳輸到電視上播放,,約為台幣一萬元有找,配備40GB的硬碟,業界認為,Apple TV結合電視電腦網路,一機搞定,將是蘋果的下一個金雞母,華爾街日報更讚譽,Apple TV是PC和TV的橋樑,分析師認為,未來書房革命將延燒到客廳革命,預料Apple TV推出後,將帶動新的觀賞經驗,正如iPod改變人們聽音樂的習慣,Apple TV也會改變人們收看電視的方法。

星期三, 3月 28, 2007

「哈囉,英雄二世。」個人電腦機器人



WELLCOME more value for less
(http://petercfs।blogspot.com)

隨插即用機器人
個人機器人很快就會變得和個人電腦一樣便宜,而且還可量身訂做。
撰文╱吉布斯(W. Wayt Gibbs)
翻譯/鍾樹人

利用個人電腦的配件,就能按個人喜好改裝個人電腦機器人的平台。基本款912(左)能夠變成可播放DVD的912 MP3(中),或是保全巡邏車912 HMV(右)。

 

「可能是這裡嗎?」我站在一幢難以形容的臨街店舖前,心裡甚感狐疑。這原本是家刺青店,位於美國賓州的楊伍德行政區。窗戶以百葉窗簾遮著,門口擋著禁止通行的橫桿。這棟建築缺乏標示,甚至連個門牌也沒有。會在這裡推出頗具野心的新款機器人,似乎相當奇怪。

不過,等布瑞克(Thomas J. Burick)打開門,我看到小小工作檯上站著的三台「個人電腦機器人」原型機時,我頓時領悟到,這位34歲的企業家,可不同於一般的發明人。這些機器人 高約半公尺,看來像是被凱迪拉克重新設計過的星際大戰R2-D2機器人。布瑞克表示,他花了一年的時間在機器人的外表。這幾乎是前所未聞的,因為嚴肅的機 器人學領域常以功能掛帥,而非外表。

對布瑞克來說,外表等於功能,而且一開始就把外表設計好十分重要。這是他畢生的夢想,也已花去他畢生的積蓄。布瑞克帶著孩子氣的熱情表示:「小時 候,我看電視上演的『LIS太空號』,覺得真是太神奇了。裡面的威爾.羅賓森有一台可以保護他的機器,再也沒有比那台機器更棒的朋友了。」七年級時,布瑞 克製作了聲控行動機器人;到了高中,他又做了自動消防車。

再長大一些,布瑞克開始涉獵低階微控制器、伺服電動機與感應器。這些都是今天的業餘機器人製造者使用的零件,不過布瑞克最後因為挫折而放棄了。他後 來一直從事零售業,改為販賣消費性電子產品,而不再當製造者。缺乏正規的程式設計或電機訓練「會讓學習曲線變得很陡,」他說,「我覺得,應該還有更好的方 式。」

這個更好的方式,在18個月前出現了。他當時正在修理一台普通的個人用「組裝電腦」,布瑞克會找零件組裝電腦,然後在自己位於半條街外的電腦小店裡 販售。如果效法桌上型電腦的做法,利用可更換的商用零件來組裝機器人,那會如何呢?更棒的是,如果有一種機器人平台,可以安裝市面上數千種的隨插即用個人 電腦周邊設備與配件,那又會變成什麼樣呢?

很快就會有了。布瑞克正在籌備的「組裝機器人學」(White Box Robotics)公司,準備在今年夏天,開始量產三款行動機器人的機箱。這三款機器人最終版的原型機正站在工作檯上,每一款看起來都相當獨特。

布瑞克把手按在912 HMV上,說:「這台是為了保全而特製的。它的塗裝和軍用吉普車悍馬H2的一樣。」機器人前方安裝著德國赫拉牌車燈,頭部與腹部則露出網路攝影機的鏡頭。 「當你出門時,它可以在你家巡邏,如果偵測到過大的噪音或是不尋常的人,就會寄送電子郵件或傳呼訊息給你。」

布瑞克指著另一台白色機器人說:「這台叫做912 MP3。」這台機器人有著相同的大小與形狀,但背後裝配了彩色LCD螢幕,腹部中央有音響控制面板,頭上安裝的不是攝影機,而是炫目的藍色頭燈。「設計這 台機器人,是為了吸引年輕人。這台機器人可當成床頭電腦,能夠遵照語音命令下載音樂,並且播放DVD。」

不過,當下最能展現布瑞克概念的,是第三台機器人,也就是基本款。這台機器人的外殼已經移除,露出了裡面的骨架。三個機器兄弟所共有的這個骨架,讓它們的運作有如一台長了輪子的個人電腦。

這是一個簡單的金屬框架,裡面含有六個架子,分別位於不同的位置。布瑞克解釋:「所有的電子零件都安裝在可拉出的淺盤上。」一個淺盤上裝著威盛電子 公司出品的迷你型Mini-ITX主機板。主機板上插著英特爾相容處理器,以及一塊大小有如麵包盤子的電路板,上頭有512MB的記憶體,還有視訊、音效 與網路相關晶片。另一個淺盤裝有兩個強效但廉價的12伏特電池,每次充飽電力,機器人就可運作三個小時。標準的筆記型電腦硬碟、燒錄器、DVD光碟機等 等,基本上,凡是你在電子量販店CompUSA找得到的個人電腦配備,都可以妥當地安裝在機器人體內的淺盤上。

布瑞克指出:「這些機器人採用Windows XP作業系統,所以電腦可做的事,它們也都能做。」不過,這些機器人還能做些電腦做不到的事,比如:移動。金屬框架下方是一套傳動組件:有兩顆馬達連著兩 個10公分大小的輪子,以及一個裝有彈簧的硬塑膠球。布瑞克表示:「有了這顆縮醛樹脂球,機器人即使在顛簸的路面上,也能夠保持平穩,甚至在轉彎與旋轉 時,也能夠精確地追蹤自己的位置。而且,整套傳動組件是靠四個螺絲釘栓住的,所以如果想更換,比如換成坦克式的履帶,只要花個五分鐘,就能完成。」布瑞克 最終想提供給消費者選購的,是一套能夠爬樓梯的傳動機械裝置。


布瑞克發出「喝!」的一聲,把近20公斤重的機器拎到地板上,啟動開關。我很訝異,這台近50公分高的機器人,竟然比我的筆記型電腦還 安靜。它就像個人電腦一樣,背後有螢幕、鍵盤、滑鼠、乙太網路線等連接埠。但如果不想讓機器的行動受限,只要在主機板上加裝便宜的無線網路接收器即可。布 瑞克透過無線連結,從筆記型電腦登入機器人。「好,這是機器人現在正在執行的軟體。」他一邊說,一邊打開「機器人控制中心」軟體,這是「演化機器人學公 司」授權的程式。

布瑞克壓下程式上的按鍵,把機器人帶往角落。一台名叫「荒野英雄二世」、已有20年歷史的機器人,正在那兒掃灰塵。布瑞克的912機器人走到一公尺左右處停了下來,以合成的音效說出:「哈囉,英雄二世。」

真是巧妙的特技。我親自試了一下軟體,發現這種偽智能的行為相當容易製造出來。螢幕上有一個小小的視窗,可顯示機器人「眼中」看到的世界。布瑞克在 地板上放了一個「LIS太空船」B9機器人的模型,我轉動912,讓它看著那個機器人,然後壓下「擷取」鍵,機器便把B9機器人加入可辨識物體的記憶清單 中。我撤回912,讓它轉到別的地方,然後勾選這兒的對話框,在那兒做出選單選項,就創造出一種新行為了。按壓滑鼠六次之後,我已經教會機器人,只要見到 B9玩具,就要說出一串話。結果真的有用:即使在一公尺之外的地方,而且位於奇怪的角度,912也能辨識出B9玩具,然後說:「嘿!滾開!」 好用的軟體,加上可輕鬆量身訂製的硬體,成就了一個強大組合,我的嘗試不過是其中一個小示範而已。

  • 插入麥克風,機器人就能夠聽音行事
  • 接上紅外線感應器, 並在外殼加裝幾個喇叭,機器人就成了跟著你在房內四處跑的音樂光碟播放機
  • 用螺絲釘栓上一對具有夾爪的機械手臂,你就能透過程式,叫機器人每隔一天幫你清 理一次貓砂盆。

由於個人電腦機殼製造廠也可以壓製機器人的機箱,所以個人電腦機器人的價格可控制在1000美元上下,和一般桌上型電腦的價格差不多。布瑞克宣稱: 「我的目標,是讓14歲少年靠著送報紙打工所賺的錢,也能買得起這部機器人。我希望大家把這個平台當做一張空白畫布,並且發揮驚人的想像力。」

台灣電腦與網路普及率落差加大 影響競爭力



WELLCOME more value for less
(http://petercfs।blogspot.com)
台灣電腦與網路普及率落差加大 影響競爭力


中國台灣網 2007-03-12 10:37



  中國台灣網3月12日消息 據台灣媒體報道,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台灣似乎是“電腦王國”,但根據國際電訊聯盟(ITU)統計顯示,台灣包含電腦與網路的“數字普及率”在“亞洲四小龍”中都居於末位。學者專家指出,數字普及率低必然導致民眾“數字修養”低,未來也將影響台灣的競爭力。

  據台灣《中國時報》報道,今年台灣的經濟增長率可望繼續“蟬聯”“四小龍”之末,這已不是新聞;然而,台灣還有另一種“四小龍”之末的排名很少受到注意,卻直接關係到每一個人的未來。在知識經濟席捲全球的當下,台灣的電腦普及率和因特網普及率,在“四小龍”中表現也最差。要靠知識拼戰未來,許多 處於經濟弱勢圈的台灣人民連工具都沒有,只能“赤手空拳”。

  根據國際電訊聯盟統計,2006年台灣網路普及率為60%,輸給香港(69%)、南韓(67%)和新加坡(66%),居“四小龍”之末。

  另外,根據國際電訊聯盟2005年統計,台灣電腦普及率為53%,世界排名第19位,依然是“四小龍”中最差的,比亞洲第一名的新加坡少了21個百分點。

  國際電訊聯盟作比較時的數字,不是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最新數字,但是在差不多的時間點去做比較,以示公平。雖然根據臺當局“主計處”最新統計, 2006年台灣電腦普及率已達63%,但同時間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普及率也應有所成長。台灣以電腦製造聞名,奪得無數項目的全球第一,相較下,這樣的數字表現無疑是極大諷刺。

  台灣“中央大學”教授朱雲鵬表示,台灣電腦與網路普及率在“四小龍”之中居末,不僅對台灣未來的競爭力有負面影響,對解決島內本身的數字落差更不利。他強調未來數字化是趨勢,民眾數字素養越低,國際競爭力會受到影響。他認為最關鍵的是價錢,一個月1000元新台幣的寬帶費對低收入者是很大負擔。

  而台灣蕃薯藤執行長陳正然也表示,電腦及網路是一般人基本的工具,對拓展視野很關鍵。因此,不論是數字普及率低,或島內數字落差過大,最後對台灣的總體競爭力必然是負面的影響